【钱江晚报(小时新闻)】超过半数癌症患者睡不着!中医专家来支招助眠
“往年肿瘤周,我们都在社区里集中听课。今年手机上看,不用跑,蛮好的!”4月20日下午2点,大塘巷社区居民杨女士准时打开手机,来到我院肿瘤防治科普直播间。画面中,杨女士的老朋友高文仓主任、杨静医师变身“主播”,正在“营销”专业的肿瘤防治知识。
为传播科学防癌理念,普及抗癌健康知识,结合当前疫情形式,今年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,我院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,围绕“五大高发癌症的早期征兆、排查方法”、“中医防癌助睡眠”等人们关心的主题进行线上科普,为肿瘤患者提供专业、正确的指导。
“右胸口经常疼,需要做什么检查?”“晚上多梦有什么办法?”“早上舌尖痛,晚上二点半就醒了”……1个多小时,直播吸引了4百多人次观看,不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病友和家属提出问题,并得到了两名专家认真细致的回答。原定于下午3点结束的直播,因大家的热情参与还“加时”了近半个小时,受到了广大病友和家属的好评。
精彩的讲解,满满的干货,错过了直播的小伙伴,我们整理了当天的课堂资料给大家。听过讲座的人,也趁机来复习一下吧!
咳嗽、咯血、胸痛查肺癌
早期肺癌常常无明显症状,当病情发展到中晚期时,常出现刺激性干咳,痰中带血、胸痛、发热、气促等表现。
· 推荐检查:胸片、低剂量螺旋CT、肺癌易感基因检测
· 高危人群:
1、有职业暴露史(石棉、铍、铀、氡等接触者);
2、吸烟者、吸二手烟者;
3、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;
4、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。
大便习惯改变、血便查大肠癌
大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,随着肿瘤不断发展,出现排便习惯改变、腹痛、便血、消瘦等。
· 推荐检查:肠镜检查、肛门指诊检查、基因检测
· 高危人群:
1、45岁以上无症状人群;
2、40岁以上,有两周肛肠症状的人群;
3、大肠腺瘤治疗后、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;
4、有大肠癌家族史者。
上腹痛、食欲不振查胃癌
胃癌起病隐匿,多数无明显症状,逐渐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,如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、反酸、嗳气、食欲减退等。
· 推荐检查:胃镜检查、胃癌易感基因检测
· 高危人群:
1、60岁以上;
2、患有中度及重度萎缩性胃炎、慢性胃溃疡、胃息肉等
3、良性疾病术后残胃,胃癌术后残胃(术后6-12个月);
4、幽门螺杆菌感染者;
5、明确胃癌或食管癌家族史。
肝区疼痛、食欲不振查肝癌
早期肝癌多无明显症状,超过一半的肝癌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。右上腹疼痛或不适多为肝癌的首发症状,可逐渐出现腹胀、食欲不振、腹部肿块、黄疸、消瘦等症状。
· 推荐检查:肝脏彩超、血清甲胎蛋白(AFP),半年做一次相关检查。
· 高危人群:
1、有慢性乙肝、丙肝病史;
2、药物性肝损患者;
3、非酒精性脂肪肝、肝硬化、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病人;
4、患有遗传性代谢病患者;
5、家族中已有确诊肝癌患者。
乳腺肿块、乳头改变查乳腺癌
乳腺癌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乳腺肿块,往往不痛且不断生长。进一步病变可使乳头扁平、乳房皮肤凹陷、腋窝淋巴结肿大等。
· 推荐检查:乳腺彩超、腺钼靶检查
· 高危人群:
1、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;
2、既往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;
3、有乳腺导管和小叶非典型增生。
杨静医生说,肿瘤患者常常有睡眠问题。尤其疫情期间,在她的门诊里超过半数的肿瘤患者患有失眠。有研究数据统计,肺癌患者的失眠率可高达50%左右,乳腺癌患者的失眠率也有40%。
癌症患者的失眠,多来自于对疾病本身的恐惧和不安,也有部分癌痛原因,也有来自于癌症治疗药物的副作用。在疫情期间,这些诱因被放大,癌症患者的失眠问题更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,避免患者复发和癌症转移的危险。
招数一:穴位按摩
取穴:神门穴、大陵穴、行间穴、太冲穴等
建议:临睡前躺平仰卧,每3-5分钟一组按摩穴位,每晚2-3组。有条件地可以用按摩棒。在操作过程中,手法宜轻柔和缓,有酸、麻的感觉为宜,有助于缓解紧张的情绪,帮助入睡。
招数二:艾灸
取穴:与穴位按摩一致
建议:可以点燃艾条或者麦粒灸,距皮肤2~3厘米,温灸穴位进行调理。一般每天10-15分钟,可以作为日常家庭保健的选择。
招数三:中药袋泡茶
配料:桂圆、大枣、莲子、银耳
建议:对于睡眠浅,易醒患者,可取桂圆肉、大枣各5颗,莲子10粒,银耳适量,袋泡茶饮,或食用。一天1-2次。
杨静医生介绍,除了以上这些中医药的招数,肿瘤患者还需要养成规律生物钟、进行适当运动、睡前情绪管理以及规范科学的治疗相结合,来改善睡眠质量。
媒体链接(点击标题可查看原文):
钱江晚报(小时新闻):超过半数癌症患者睡不着!中医专家来支招助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