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暑养生重在健脾祛湿
发布时间:2018-04-10 13:59:03
小暑已至,伏天将来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“暑,热也,就热之中分为大小,月初为小,月中为大,今则热气犹小也。”在这样的季节,防暑祛湿是养生的重点。
夏天湿热,人在高温低压、高湿度下,汗液不容易排除,出汗之后又不易被蒸发,从而导致脾虚。脾为湿土,喜燥恶湿。湿盛导致脾虚,脾虚也可以生湿,往往互为因果。如果近段时间有头部沉重四肢乏力、口中发黏舌苔
腻、胸腹胀满小便不畅、下肢浮肿便溏泄等症状,就表示体内有湿需要治疗了。
除湿,首先可以用饮食调节。如薏米,性味甘、淡,能健脾祛湿;冬瓜,性味甘、淡,能利水消肿,消暑解毒。也可常煮薏米红豆粥食用。《神农本草经》将薏米列为上品,说它可以治湿痹、利肠胃、消水肿、健脾益胃,
久服轻身益气。红豆又被称为赤小豆,也有明显的利水、消肿、健脾胃之功效。
同时,掌握简单的穴位按摩可以达到祛痰湿的目的。按摩可用丰隆穴配合承山穴。丰隆穴位于人体小腿前外侧,当外踝尖上8寸处。按摩丰隆穴可祛湿化痰、调和胃气、补益气血、醒脑安神。每天可用大拇指点按此穴1~3分
钟即可。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,在腓肠肌肌腹下,伸小腿时,当肌腹下交角处。用指按压此穴1~2分钟,或揉此穴5分钟亦可。刺激承山穴可以振奋阳气,排除体内湿气。
另外,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,可以缓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,加速湿气排出体外。可以试试跑步、健走、游泳、瑜伽、太极等运动,有助活化气血循环,增加水分代谢。
再者,小暑之季,气候炎热,人易感心烦不安,疲倦乏力,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,应按五脏主时,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,平心静气,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。